金门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海上,东望台湾,西对厦门,与中国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称“金门”。明代曾筑城墙干岛上,据说当年郑成功曾起兵于此。金门原属福建省泉州管辖,因历史问题,如今由台湾当局实际控制金门。因此,去金门需办理出境手续(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和入金证),到泉州石井港口或者厦门五通客运码头购买船票前往。金门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雨多集中于四至八月,台风多生于七、八月,全年风向东风占8个月,每年五至八月为东南风及南风。所以最佳旅游时间为1月至4月,9月至12月。
一、游玩篇
1、莒光楼
莒光楼长久以来一直是金门最具盛名的景点之一,为许多游客访金的第一站,位于金城莒光湖旁,莒为一古城堡式建筑。莒光楼是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的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所辟建,由名建筑师沉学海所设计,仿古代麒麟阁三层式建筑,外观雄伟、气宇非凡。莒光楼用以表彰当兵的英勇事迹,宏扬毋忘在莒的精神,为金门战地精神的象征。
金门人说“没到过莒光楼,别夸说到过金门”;五十多年来常是金门邮票和风景明信片的主题,莒光楼已经成为金门的象征。登临莒光楼顶楼,可一览后浦全景、浯江海潮,远可眺望建功屿、烈屿风光与大陆山河。“莒光楼”楼内规划为展示馆,楼内有多媒体简介金门现状、金门建设成果图片、金门观光资源介绍与历史文物等。
![6df5a8a3x9587fb21d72e&690.jpg 6df5a8a3x9587fb21d72e&690.jpg]()
2、水头聚落
金门有很多美丽的村庄,这其中要数水头聚落花园般的民居最有特色。元朝末期,水头原本只是福建渔民避难、补给搭屋落脚的暂居之地,但至明清时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姓氏的聚落,建筑群组依地势地形而建。
水头,又名金水,聚落临近水头渡口,早期即为金门与厦门之间的交通要津,现今为小金门(烈屿),居民往来金门本岛海上交通,也是“小三通”两岸往来的定点直航港口。水头聚落的最大特色是其民居建筑,由于聚落里居民多姓氏的缘故,建筑上也展现出了各姓氏家族独特的风格,堪称为金门地区古昔、洋楼、铳楼等建筑样貌最丰富的区域。来到水头聚落,远远就能看见得月楼那高高的小洋楼矗立在闽南式建筑群中,其中西合璧的独特抢楼形式令游人赞叹。
![001IsdZggy71biAutv84e&690.jpg 001IsdZggy71biAutv84e&690.jpg]()
3、翟山坑道
位于台湾省金门县古岗村古岗湖东南方翟山腹里,原先主要作用系供登陆的小艇回转及运补人员、物资用,后因本岛之功能减退,于75年废弃。87年正式开放民众观光,成为金门县重要的观光景点。翟山坑道分为坑道及水道两部份,坑道全长约101公尺主体是由花岗岩石,坑道皆由人工一凿一斧开凿而成,工程雄伟媲美擎天厅;水道呈A字型,全长357公尺,可容纳42艘小艇停舶。坑道内冬暖夏凉,较为潮湿。
现在的翟山坑道,每年都会举行一场别样的音乐会,利用岩洞里天然的潮湿和回声,得到很好的视听效果。表演的形式就是三五个演奏者,乘着小竹筏,在这水道上来来回回,边划船边演奏,全长大概四十分钟左右。
![1418870807_466494.jpg_350x260.jpg 1418870807_466494.jpg_350x260.jpg]()
4、金水国小
金水国小落成于1933年,是民国初年黄家在新加坡赚钱回来后建造的颇具阿拉伯风格的西洋式建筑,1941年被政府借来作为小学校使用,后又归还黄家。校内保留了昔日课堂原貌,并开有“出洋客的故事”展示馆,介绍金门人出洋的血泪沧桑历史。
建筑配置成回字型,中间独立空间为礼堂,两旁为教室。为当时金门少见规模最大的学校建筑群。山墙上有泥塑的鲍鱼、天使、梅花、牡丹、葡萄、凤凰等装饰,增添活泼色彩与民俗之美,校门正中间还有一个A字形,在西方A是代表优秀的,用意鼓励学生努力求学,取得最好的成绩。现在整修后开放为展示馆,介绍些侨乡的文化背景与影向,还有教育以及水头村的当地风情等等。
![金水国小.jpg 金水国小.jpg]()
5、清金门镇总兵署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本为明代会元许獬的书斋,清康熙年间清兵攻下金门,并将其改建为清兵总署衙门。现存的总兵署为典型的四进式两廊式闽南四合院,保留了头门、大堂、川堂、厢房等传统格局。室内展示了各式各样衙门总兵署的相关文物以及旧时关押犯人的地下牢房,室外有古榕,枝繁叶茂,苍劲参天,仿佛在诉说那些过去的时光。
![衙门.jpg 衙门.jpg]()
6、金门民俗文化村
金门民俗文化村位于山后村,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是旅日侨领王国珍、王敬祥父子构建分赠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后来经由金门县政府的规划,开辟成金门民俗村,分为民俗文物、礼仪、喜庆、休闲、武道、生产等六个主题馆,还有一座古官邸。共包括十八栋传统闽南二进式双落建筑,格局壮阔整齐,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
民俗村内为传统闽南二进式双落建筑,格局整齐,十八栋双落古厝,依山面海,井然有序。所用建材来自漳州、泉州,甚至远至江西一带。从辟建至完成,费时二十馀年,呈现整齐、精致的建筑风貌。说起来都是闽南老厝,和对岸一脉相承。如果是从内陆来的游客,这里也是了解闽南文化一个不错的地方。
7,金门国家公园
金门国家公园为我国台湾地区的第六座国家公园,1995年5月25日公告计划,1995年10月18日成立管理处,是台湾地区首座位于离岛的国家公园,也是首座以维护历史文化资产、战役纪念为主,并兼具自然资源保育功能的国家公园,位于金门县。金门国家公园分为古宁头区、太武山区、古岗区、马山区、复国墩区及烈屿区,内有国家二级古迹琼林蔡氏祠堂、文台宝塔、水头黄氏酉堂别业、虚江啸卧群谒及国家三级古迹邱良功墓园、汉影云根谒、振威第、琼林一门三节坊、海印寺石门关、水尾塔、蔡攀龙墓等11处古迹。公园内可以游览中山纪念林,其位于昔果山与双乳山之间,占地面积一百公顷,内有蒋经国纪念馆,乳山堡垒,战斗机,高射炮、战车陈列区,林区内苍翠挺拔的松林让人心矿神怡。
9、马山观测站
位于金门岛最北端,是金门本岛和大陆地区最接近的一个地方,退潮后距大陆角屿最近处仅二千一百公尺,是观测大陆海岸活动最佳之据点,早年为军事禁区,解严后已开放让民众参观。游客通过战备坑道后抵达观测所,可藉高倍望远镜远眺对岸大陆大嶝岛的风光。此外,观测所旁之马山播音站,曾为对大陆喊话之前哨站,是个特殊的战地景点。
![文化村.jpg 文化村.jpg]()
二、美食篇
金门小吃沿袭了闽南传统风味,并糅合了地方特产所研发出来的风味小吃,如海鲜系列的蚵仔面线、炒沙虫,小茶点系列的一口酥、寸枣糖,还有广东粥、包馅烧饼,以及其他各式生鲜物产,都是美食家们极为喜爱的美味小吃。
特色菜点:
广东粥
昔日金门人出外到南洋时,将广东小吃传回了金门,广东粥就是其中之一。金门的广东粥最大的特色,就是看不到米粒。因为煮熬很久,味道很正宗。粥里有很多丰富的料,如:猪肝、肉片、肉丸、鱼丸及蛋等,再配上油条,就是美味的金门早餐了。
满煎糕
满煎糕名字由来,是因为它用煎盘制作,煎盘上的面浆熟后会涨满整个煎盘而得名。煎时在盖里撒下一层芝麻细糖,用扁平刀两边翻转后,取出切成若干小块。这时金黄色的煎糕,中间夹有一线芝麻糖浆,上下两片有像蜂窝的气洞,吃起来口感极佳,齿颊留香。
蚵仔面线
金门的蚵仔面线,是每个金门人从小吃到大的,更是每位观光客来金门必吃的传统小吃之一。蚵仔面线是以金门沿海盛产肥美的海蚵,以及手工拉制的面线所做成的,因为金门的蚵仔面线是不勾芡的,所以并不像台湾的一样黏稠。地道的蚵仔面线主要的材料有海蚵、猪肠、猪血、油葱、香菜,价 钱大约位在三十元至四十元左右,料多又实在。
咸粿炸
人来人往的贞节牌坊下,有着一间祖传四代,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小店面,这里的招牌咸粿炸是金门当地人尽皆知的传统小吃。咸粿是用在来米碾制成米浆,再加上香料、咸甜调味后,经炊蒸而成。再依客人需求数量,切成小三角块,放入滚热的油鼎中,炸成金黄色后,即可起锅食用。油炸的咸粿,外皮酥脆,咸粿香Q,吃后常让人齿颊留香。
特色餐馆有高坑牛肉店、蚵嗲之家、榕榕园面馆、寿记广东粥、老爹牛肉面、毛泽东奶茶等
![20150129180518_chrjG.jpg 20150129180518_chrjG.jpg]()
三、购物篇
高梁酒、钢弹菜刀、竹叶贡糖可称为金门的三宝。金门酒厂自民国42年建厂起,高粱酒就是酒厂的招牌,香醇甘冽,远近驰名。钢弹菜刀是用昔日国共内战时遗落的炮弹制成,坚固耐用,成为金门名产。竹叶贡糖源于明代,是最受青睐的宫廷御用精点。此外还有金门一条根、风狮爷、牛肉干等也广受欢迎。在金门购物也非常便利,买买买可以选择到亚洲最大的免税店——昇恒昌免税店或者金门模范街。
![1594547_2015431358301.jpg 1594547_2015431358301.jpg]()
四、民俗风情
金门人的住屋四周多有避邪物,像八卦镜、屋墙有风狮爷等等,不一而足。风狮爷有肩负着捍卫村境平安的神圣任务。在小金门的辟邪物中,则是以专治白蚁的风鸡来挡风。金门缺乏深湾港澳,土地贫瘠干旱,因生活不易,居民多从事小规模的农耕渔捞,或从戎征戍。因此当地居民,除了官宦门第外,绝大多数是农、工群众及少数交易买卖的商贩。在这种的社会背景下,所衍生的文化特质,有高尚尊贵和粗俗简略两个极端。但真正的金门人的生活文化,应该还是以平民大众为主的民生百态。根据台湾媒体发布的“台湾幸福城市大调查”的结果,金门县于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台湾地区最有幸福感的城市。
金门的民俗风情,既保持闽南特征,又独特迷人。民间传统节日与大陆的习俗(特别和漳州、泉州)完全一样。每年例行的祭祀赛会,以“迎城隍”的规模最大。岛上乡民视石狮为保护神,各村落路口,随处可见身穿盔甲或外围披风的立姿石狮,狮前常见香火,为金门独有的景观。
附:台湾自由行开放城市名单
从2011年开放台湾自由行开始,截止到目前一共开放了47个城市。具有以下城市户籍的居民以及在开放异地户籍办理的城市,可以办理自由行手续(赴台湾本岛和离岛)。
开放城市列表:北京、上海、厦门、天津、重庆、南京、广州、杭州、成都、济南、西安、福州、深圳、渖阳、郑州、武汉、苏州、宁波、青岛、石家庄、长春、合肥、长沙、南宁、昆明、泉州、哈尔滨、太原、南昌、贵阳、大连、无锡、温州、中山、烟台、漳州、海口、呼和浩特、兰州、银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龙岩、桂林、徐州等共47个城市。